登录 注册 退出
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来源: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0-06-18 加入收藏
[一、2019年工作回顾, (一)坚持守初心、担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以为民服务的工作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活动成效。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主题教育读书班、党组书记讲党课、调研成果交流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保康县落实“县聘乡用”政策,解决了乡镇文化站的人员编制问题;南漳县积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妥善安置了分流人员;谷城县多渠道筹措资金,新建了一批乡镇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二)坚持争先进、扛红旗,业务工作出新出彩, 一是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A级景区不断扩容。古隆中景区成功创建5A级景区;枣阳汉城晋升4A级景区,白水寺4A创建获得入场券;新增襄阳古城、保康横冲滑雪基地、襄州鹿门山等3家3A级景区,全市A级景区达到38家,景区品质实现整体跃升。同时,全市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6个,保康尧治河村、老河口李家染坊村、保康格栏坪村分别入选全国、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南漳东巩镇入选湖北旅游名镇,谷城南河镇列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候检名录,全市旅游名村名镇星罗棋布,全域旅游由点及面铺开,为襄阳旅游高质量发展夯基立柱。, 二是体育工作保持全省领先。继续保持全省体育工作第一方阵水平。注册运动员3177人,襄阳代表队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二青会”获得9金7银9铜的好水平;参加省青少年体育竞赛,摘取金牌171枚,银牌147枚,铜牌135枚,获得团体总分4774.5分,金牌总数、团体总分、奖牌总数均位列全省第二位。襄阳籍运动员闫子贝先后打破男子50米蛙泳的全国记录和男子100米蛙泳的亚洲记录、王宗源入选中国跳水队征战韩国光州游泳世锦赛、李婷婷获得2019年女子划艇世界杯2000米单人划艇铜牌,宜城市青年选手杨榕榕勇夺2019年赛艇世青赛金牌,等等。, 三是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节点为契机,组织创作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剧目。现实题材大戏《远山丰碑》参加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优秀剧目展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省优秀剧目北京行展演”等活动,老河口大型革命现代豫剧《黄河绝唱》荣获第八届黄河戏剧节金奖、湖北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巡演50余场次;保康县花鼓戏《灯影老屋》获得屈原文艺奖,襄阳花鼓戏《看稞》、老河口湖北越调《王彦章摆渡》参加国家文旅部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并荣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活动优秀参演剧目奖、优秀演员奖。同时,文化遗产保护成效卓著。襄阳王府、襄阳城墙夫人城段等多处文物修缮工程顺利完工,依法收回6家文保单位经营权,新增襄州区凤凰咀遗址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上争取立项9个国保项目,申报资金近亿元。新增5个省级“非遗”项目、13个市级“非遗”项目。, (三)坚持抓项目、促增长,产业发展企稳向好, 以文旅融合为契机,新签约文化旅游项目63个,实际完成到位资金359.4亿元。襄阳古城、唐城二期(襄城区襄阳文化产业园)、樊城关圣古镇、东津华侨城等25个重点项目深度挖掘襄阳文化元素,加快项目建设步伐。2019年全市旅游总人数 6380万人次,增长16%;旅游总收入486亿元,增长17.10%;全市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61家,实现营业收入171.1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位居全省第二,高于宜昌9.2个百分点;新增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体育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4个,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一。襄城区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高新区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6.8亿元,占全市的20.2%, 同时,行业监管守土尽责,为文旅市场繁荣发展创优环境。顺利完成了市级文化和旅游两个执法支队的整合任务,强化对文旅市场监管,办理各类文化旅游案件59起。其中,立案查处旅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4起,立案查处网吧违法违规案件31家次,责令45家歌舞娱乐场所进行整改,实现执法领域行政处罚全覆盖;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重大演出活动导向安全监管工作,全力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四)坚持保基本、惠民生,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公共文旅设施网络日臻完善。一以贯之抓好场馆、场地等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体育广电等公共服务网络。市图书馆新馆已建成并于今年五月一日使用;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完成,功能性装修布展已移交汉江国投;市博物馆新馆项目主体框架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室内二次结构施工,市级重点文化场馆建设陆续进入建成使用阶段。襄州、保康、枣阳等地文化场馆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襄城区文化馆荣获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同时,市政府“十件实事”50座旅游厕所全部建成,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挂牌,南漳成功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卧龙山药小镇、襄阳古城游客中心两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对外开放;23个2019年新全民健身项目,8个市级乡镇街道(社区)新全民健身样板工程正在施工,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28个台站全部开播。, 二是公共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初心,精准推送公共服务。开展送戏下乡1133场,“文化襄阳•好戏大家看”优秀剧节目展演12场、“欢乐襄阳”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150场、“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讲座等758场次;“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和体育场所免费、低收费开放落细落实;旅游惠民活动扎实开展,组织70多个“非遗”节目进景区展演,推出唐城《大唐倚梦》、汉城《汉颂》等优质文化演艺节目,带旺景区人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旅游日、首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襄马”等重大活动期间,通过提供免费及优惠门票方式,让利1000余万元;旅游年卡年度新增和续费销量稳定在20万张左右;全市各类体育健身站点达3000多个,群众体育活动达200多场,受益群众50万人次,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三是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创建迎检基本就绪。全市创标成员单位及65家试点企业共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创标工作,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45项,制定了《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等3项地方标准,完成152块旅游导向系统标牌建设。抓好旅游各项奖励政策的兑现,兑现2016—2018年旅游地接奖励经费3059万元。 , (五)坚持巧营销、添美誉,城市品牌愈加响亮, 在坚持央视整体形象宣传、重点市场投放广告、旅游推介会推介等常规营销的同时,巧妙借助“襄马”、“2019首届夜间旅游演艺经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2019“中国旅游日”、首届中国入境旅游高峰论坛暨中国旅行社协会成员单位走襄阳、2019长江文化旅游博览会、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 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着力推介襄阳美景、营销“襄阳好风日”城市旅游品牌、展示襄阳奔跑之城、爱心之城的魅力风采。我市成功入选“第二届中国旅行社协会行业榜单”优秀国内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2019年襄阳马拉松赛吸引全球18000名跑友激情开跑,128个城市“云上+”新闻客户端同步直播,线上全网报道关注量首破千万人次。同时,各县(市、区)围绕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倾力营销当地旅游品牌和城市名片。, (六)坚持严管理、强监督,党风廉政抓牢做实, 制定廉政防控措施,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刀刃向内,结合“担当年”活动,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行动,对办事敷衍、工作拖沓、不敢担当的反面案例进行通报,在市直文旅系统内选树10名“担当型”干部,大力倡导“担当有为、狠抓落实”的工作导向,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一年来,我们见证了文旅机构合并带来的职能相加、干部相亲、工作相融的奇妙化学反应,我们展现了文旅系统干部职工砥砺前行、昂扬向上、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我们精诚团结、气势如虹,我们敢于担当、奋力攻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文化旅游的融合需进一步加深,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需进一步丰富。, 二、2020年主要工作 , 2020年是全面完成小康任务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规划之年,全市文化旅游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加自觉地强化政治引领,更加自觉地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大局,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实现事业繁荣、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加强阵地管理,着力强化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文化旅游部门是政治机关,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强化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抓好舆论导向管理,打好主动仗,传播正能量。要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积极开展作风建设“攻坚年”活动,教育引导文旅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助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教育,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到实处。, (二)立足便民惠民,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论述精神,推动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一是要健全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建设襄阳市图书馆新馆、市博物馆新馆、市文化艺术中心三个市级重大项目,确保市图书馆新馆今年“五一”对外正式开放,市博物馆新馆今年八月完成土建工程并开展布展装修工作,加快推动汉江国投实施市文化艺术中心功能性装修;全面启动市体育场维修项目。加快建设襄州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项目,推动枣阳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中心等项目全面开工,确保保康县、老河口市文化场馆装修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全市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办好城市书房试点,推进高新区图书馆分馆建设,构建市县乡三级网络体系;指导保康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改建、新建100座旅游厕所,制定出台旅游集散(旅游咨询)中心服务管理办法,提升服务功能;全力做好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创建迎检工作,提升游客满意度,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创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完成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的28个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做好市本级体育基础设施和健身路径器材援建工作,深入推进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二是要做优公共服务供给。大力开展惠民活动,组织开展送戏下乡、送体育下乡、送图书下乡、“文化襄阳·好戏大家看”优秀剧节目展演、“欢乐襄阳”公益性广场演出、群星音乐厅、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引导公共文化机构和文博机构大力发展在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落实省、市关于对医护人员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恩回馈政策,表达对援鄂、援襄医疗队员的感恩感谢。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健全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响”运维、管理、服务保障体系,确保“户户通”时时通、“村村响”优质响。, (三)紧扣时代脉动,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文艺精品创作是文化部门永恒的课题,文化部门不抓戏就没戏。要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努力创作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文化艺术精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支持襄阳花鼓戏《远山丰碑》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打磨豫剧《黄河绝唱》、花鼓戏《灯影老屋》,组织开展全国巡演;认真贯彻《襄阳市戏曲振兴发展计划(2016—2020年)》,推动中央和省、市支持戏曲传承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大地方戏曲传承保护力度。同时,面向全市开展“疫情无情人有情,防控战争必打赢”原创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并选择优秀作品在全市进行展演;开展“众志成城抗疫情”书法、美术、摄影、民间文艺(“非遗”)、戏曲和曲艺等作品征集活动进行专题展览,传递人间温暖和大爱,进一步鼓舞士气,坚定信心。, (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襄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补齐短板,提高襄阳文化旅游美誉度。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载体,是产业发展的依托,要以创建国家级、省级各类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为抓手,加快推动襄阳华侨城、襄阳古城、唐城二期、关圣古镇等一批重点文旅融合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为我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能。要积极推进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入库工作。二是深入推进景区创建。要引导全市重点景区立足自救,强化内部管理,抓好人员培训,提升景区品质,开发新产品,开拓客源市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损失;加强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管理,重点指导枣阳白水寺、襄阳古城等景区开展4A景区创建,推动南漳龙王峡、谷城樱花谷等景区创建3A景区;做好荆楚文旅名县创建工作,指导谷城县南河镇、枣阳市吴店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保康县尧治河村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做大做强谷城大薤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宣传推介“宜城市张自忠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乡村民宿建设为抓手,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三是强化宣传营销。要抢抓高铁时代机遇,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强化客源地营销,面向全国叫响“襄阳好风日”品牌;全力办好襄阳马拉松、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赛事节庆活动,扩大襄阳对外影响力。大力实施“引客入襄”工程,落实《襄阳市旅游地接奖励实施细则》等扶持政策,激活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市场主体营销意识,为襄阳旅游添人气、增活力。, (五)坚持保用结合,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襄阳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襄阳历史文脉。要加快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阳城墙仲宣楼段、西城门至狮子楼二期修缮工程,完成抚州会馆修缮、屏襄门养护、米公祠地面塌陷抢险加固、襄阳谯楼安防消防等工程。积极推进枣阳顺城湾古城墙展示工程、白竹园寺、前湾古民居维修工程,谷城承恩寺雷防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尖角墓群安防工程及鄂北手纺所旧址维修工程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同时,要加强“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围绕做好《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前期准备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以在唐城景区设立“非遗”展示馆为契机,常态化开展“非遗”节目进景区,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六)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一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及其他室内外场馆为依托,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队参加湖北省第二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全省第二届冰雪大会、中国大别山山地自行车超级联赛等大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支持社会体育组织发展,通过公开购买的方式,开展网球、游泳、桥牌等全民健身市级联赛及全民健身日、美丽乡村行、体育进社区等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二是要推动竞技体育竞进提质。聚焦“传统项目振兴、新型项目崛起、优势项目跨越”目标,抓好新周期项目布局、运动员资格注册工作。出台《关于支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义务开展业训的意见》《传统项目学校奖补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管理的意见》《市级高水平单项培训基地创建管理意见》《市级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中心创建管理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完善以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襄阳市体校为龙头,单项高水平基地为骨干,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为依托,社会体育组织为补充的“四位一体”训练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新格局。要坚持以赛代训,组队参加省级锦标赛、年度竞赛40项,争取承办湖北省青少年儿童体操冠军赛等4项省级赛事,办好12项青少年体育项目市级联赛、冬夏令营集训活动、青少年足球“四进校园”、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同时,创新项目教练团队制度,加强后备人才培训和输送,为2022年省运会培养争金夺银的种子选手。, (七)围绕提升治理能力,切实抓好市场管理,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文旅市场法治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动文旅市场繁荣发展。一是加强市场监管,提升综合执法水平。坚持行业自律与部门监管并举,加强市场主体的诚信和守法教育,发挥市场主体的自律作用,引导从业人员依法规范经营;完善投诉举报快速反应机制,严格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查实必处”;聚焦提升文化旅游市场治理能力,坚持“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与专项治理行动双管齐下,严厉打击无证经营、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销售非法出版物、辖区非法“卫星锅”和网络电视棒、旅游低质低价竞争、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违法行为;实施文化旅游市场红黑榜制度,积极探索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大力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优化旅游市场环境;用好市级广电监管平台,加强对全市广播电视节目、广告及移动、电信、联通IPTV监听监看。 二是要切实抓好行业安全生产。要树牢“安全大于天”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文旅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单位)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举办文化旅游安全培训,督促企业做好常态化的应急演练,完善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强化文化娱乐市场、文物保护单位、高危体育项目、漂流企业、A级景区、星级饭店的安全设施配备,提升企业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的能力和水平;明确各地各部门安全播出主体责任,督促各级播出传输机构落实安全播出演练、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等工作,确保广播电视阵地可管可控、播出安全。, (八)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打好创文冲刺战, 一是抓巡察整改,对标补齐短板。围绕市委创文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清单,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最严谨的作风、最严肃的态度逐条逐项抓好整改,努力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检验创文专项巡察的效果。二是抓软硬件建设,优化服务供给。加快推动公共文旅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免费开放水平;深化行业作风建设、诚信建设,在星级宾馆饭店、景区景点大力提倡“敬业、诚信、公道、奉献”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优质服务承诺制度,开展文明旅游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抓督办检查,推动点位达标。围绕构建“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创建格局,组建督导专班,对局属单位及行业常态化开展创文督导;把创文检查纳入到日常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各类专项检查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四是抓档案提升,确保质量过关。对照创建标准,吃透测评要求,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严格把关,确保所有档案材料精细、周密、规范,顺利通过报审。五是抓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将创文宣传融入到“欢乐襄阳”公益性广场演出活动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同时,加大创文公益广告更新力度,高频次开展创文入户宣传,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有利条件。, ][]

一、2019年工作回顾

(一)坚持守初心、担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以为民服务的工作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活动成效。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主题教育读书班、党组书记讲党课、调研成果交流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保康县落实“县聘乡用”政策,解决了乡镇文化站的人员编制问题;南漳县积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妥善安置了分流人员;谷城县多渠道筹措资金,新建了一批乡镇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二)坚持争先进、扛红旗,业务工作出新出彩

一是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A级景区不断扩容。古隆中景区成功创建5A级景区;枣阳汉城晋升4A级景区,白水寺4A创建获得入场券;新增襄阳古城、保康横冲滑雪基地、襄州鹿门山等3家3A级景区,全市A级景区达到38家,景区品质实现整体跃升。同时,全市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6个,保康尧治河村、老河口李家染坊村、保康格栏坪村分别入选全国、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南漳东巩镇入选湖北旅游名镇,谷城南河镇列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候检名录,全市旅游名村名镇星罗棋布,全域旅游由点及面铺开,为襄阳旅游高质量发展夯基立柱。

二是体育工作保持全省领先继续保持全省体育工作第一方阵水平。注册运动员3177人,襄阳代表队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二青会获得9金7银9铜的好水平;参加省青少年体育竞赛摘取金牌171枚,银牌147枚,铜牌135枚,获得团体总分4774.5分,金牌总数、团体总分、奖牌总数均位列全省第二位。襄阳籍运动员闫子贝先后打破男子50米蛙泳的全国记录和男子100米蛙泳的亚洲记录、王宗源入选中国跳水队征战韩国光州游泳世锦赛、李婷婷获得2019年女子划艇世界杯2000米单人划艇铜牌,宜城市青年选手杨榕榕勇夺2019年赛艇世青赛金牌,等等。

三是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节点为契机,组织创作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剧目。现实题材大戏《远山丰碑》参加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优秀剧目展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北省优秀剧目北京行展演”等活动,老河口大型革命现代豫剧《黄河绝唱》荣获第八届黄河戏剧节金奖、湖北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巡演50余场次;保康县花鼓戏《灯影老屋》获得屈原文艺奖,襄阳花鼓戏《看稞》、老河口湖北越调《王彦章摆渡》参加国家文旅部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并荣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活动优秀参演剧目奖、优秀演员奖。同时,文化遗产保护成效卓著。襄阳王府、襄阳城墙夫人城段等多处文物修缮工程顺利完工,依法收回6家文保单位经营权,新增襄州区凤凰咀遗址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上争取立项9个国保项目,申报资金近亿元。新增5个省级非遗项目、13个市级非遗项目。

(三)坚持抓项目、促增长,产业发展企稳向好

以文旅融合为契机,新签约文化旅游项目63个,实际完成到位资金359.4亿元。襄阳古城城二期(襄城区襄阳文化产业园)、樊城关圣古镇、东津华侨城等25个重点项目深度挖掘襄阳文化元素,加快项目建设步伐。2019年全市旅游总人数 6380万人次,增长16%;旅游总收入486亿元,增长17.10%;全市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61家,实现营业收入171.1亿元,同比增长19.7%,增幅位居全省第二,高于宜昌9.2个百分点;新增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体育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4个,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一。襄城区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高新区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6.8亿元,占全市的20.2%

同时,行业监管守土尽责,为文旅市场繁荣发展创优环境。顺利完成了市级文化和旅游两个执法支队的整合任务,强化对文旅市场监管办理各类文化旅游案件59起。其中,立案查处旅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4起,立案查处网吧违法违规案件31家次,责令45家歌舞娱乐场所进行整改,实现执法领域行政处罚全覆盖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重大演出活动导向安全监管工作,全力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四)坚持保基本、惠民生,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公共文旅设施网络日臻完善。一以贯之抓好场馆、场地等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旅游体育广电等公共服务网络。市图书馆新馆已建成并于今年五月一日使用;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已经完成,功能性装修布展已移交汉江国投;市博物馆新馆项目主体框架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室内二次结构施工,市级重点文化场馆建设陆续进入建成使用阶段。襄州、保康、枣阳等地文化场馆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襄城区文化馆荣获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同时,市政府“十件实事”50座旅游厕所全部建成,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挂牌南漳成功创建“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卧龙山药小镇、襄阳古城游客中心两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对外开放23个2019年新全民健身项目8个市级乡镇街道(社区)新全民健身样板工程正在施工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28个台站全部开播

二是公共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初心,精准推送公共服务。开展送戏下乡1133场,“文化襄阳•好戏大家看”优秀剧节目展演12场、“欢乐襄阳”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150场、“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讲座等758场次;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和体育场所免费低收费开放落细落实旅游惠民活动扎实开展,组织70多个“非遗”节目进景区展演,推出唐城《大唐倚梦》、汉城《汉颂》等优质文化演艺节目,带旺景区人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旅游日首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襄马等重大活动期间通过提供免费及优惠门票方式让利1000余万元旅游年卡年度新增和续费销量稳定在20万张左右;全市各类体育健身站点达3000多个,群众体育活动达200多场,受益群众50万人次,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三是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创建迎检基本就绪。全市创标成员单位及65家试点企业共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创标工作,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45项制定了《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等3项地方标准,完成152块旅游导向系统标牌建设。抓好旅游各项奖励政策的兑现,兑现2016—2018年旅游地接奖励经费3059万元。

(五)坚持巧营销、添美誉,城市品牌愈加响亮

在坚持央视整体形象宣传、重点市场投放广告、旅游推介会推介等常规营销的同时,巧妙借助“襄马”“2019首届夜间旅游演艺经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2019“中国旅游日”、首届中国入境旅游高峰论坛暨中国旅行社协会成员单位走襄阳2019长江文化旅游博览会、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

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着力推介襄阳美景、营销“襄阳好风日”城市旅游品牌、展示襄阳奔跑之城、爱心之城的魅力风采。我市成功入选“第二届中国旅行社协会行业榜单”优秀国内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2019年襄阳马拉松赛吸引全球18000名跑友激情开跑128个城市“云上+”新闻客户端同步直播,线上全网报道关注量首破千万人次同时,各县(市、区)围绕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倾力营销当地旅游品牌和城市名片。

(六)坚持严管理、强监督,党风廉政抓牢做实

制定廉政防控措施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刀刃向内,结合“担当年”活动,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行动,对办事敷衍、工作拖沓、不敢担当的反面案例进行通报在市直文旅系统内选树10名“担当型”干部,大力倡导“担当有为、狠抓落实”的工作导向,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一年来,我们见证了文旅机构合并带来的职能相加、干部相亲、工作相融的奇妙化学反应,我们展现了文旅系统干部职工砥砺前行、昂扬向上、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我们精诚团结、气势如虹,我们敢于担当、奋力攻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文化旅游的融合需进一步加深,文化旅游产品供给需进一步丰富。

二、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是全面完成小康任务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规划之年,全市文化旅游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加自觉地强化政治引领,更加自觉地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大局,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实现事业繁荣、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加强阵地管理,着力强化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文化旅游部门是政治机关,要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强化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抓好舆论导向管理,打好主动仗,传播正能量。要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积极开展作风建设“攻坚年”活动,教育引导文旅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助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教育,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到实处。

(二)立足便民惠民,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论述精神,推动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一是要健全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建设襄阳市图书馆新馆、市博物馆新馆、市文化艺术中心三个市级重大项目,确保市图书馆新馆今年“五一”对外正式开放,市博物馆新馆今年八月完成土建工程并开展布展装修工作,加快推动汉江国投实施市文化艺术中心功能性装修;全面启动市体育场维修项目。加快建设襄州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项目,推动枣阳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中心等项目全面开工,确保保康县、老河口市文化场馆装修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全市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办好城市书房试点,推进高新区图书馆分馆建设,构建市县乡三级网络体系;指导保康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改建、新建100座旅游厕所,制定出台旅游集散(旅游咨询)中心服务管理办法,提升服务功能;全力做好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创建迎检工作,提升游客满意度,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创建,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完成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的28个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做好市本级体育基础设施和健身路径器材援建工作,深入推进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二是要做优公共服务供给。大力开展惠民活动,组织开展送戏下乡、送体育下乡、送图书下乡、“文化襄阳·好戏大家看”优秀剧节目展演、“欢乐襄阳”公益性广场演出、群星音乐厅、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引导公共文化机构和文博机构大力发展在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落实省、市关于对医护人员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恩回馈政策,表达对援鄂、援襄医疗队员的感恩感谢。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健全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响”运维、管理、服务保障体系,确保“户户通”时时通、“村村响”优质响。

(三)紧扣时代脉动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文艺精品创作是文化部门永恒的课题,文化部门不抓戏就没戏。要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努力创作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文化艺术精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支持襄阳花鼓戏《远山丰碑》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打磨豫剧《黄河绝唱》、花鼓戏《灯影老屋》,组织开展全国巡演;认真贯彻《襄阳市戏曲振兴发展计划(2016—2020年)》,推动中央和省、市支持戏曲传承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大地方戏曲传承保护力度。同时,面向全市开展“疫情无情人有情,防控战争必打赢”原创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并选择优秀作品在全市进行展演;开展“众志成城抗疫情”书法、美术、摄影、民间文艺(“非遗”)、戏曲和曲艺等作品征集活动进行专题展览,传递人间温暖和大爱,进一步鼓舞士气,坚定信心。

(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襄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补齐短板,提高襄阳文化旅游美誉度。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载体,是产业发展的依托,要以创建国家级、省级各类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为抓手,加快推动襄阳华侨城、襄阳古城、唐城二期、关圣古镇等一批重点文旅融合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为我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能。要积极推进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入库工作。二是深入推进景区创建。要引导全市重点景区立足自救,强化内部管理,抓好人员培训,提升景区品质,开发新产品,开拓客源市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损失;加强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管理,重点指导枣阳白水寺、襄阳古城等景区开展4A景区创建,推动南漳龙王峡、谷城樱花谷等景区创建3A景区;做好荆楚文旅名县创建工作,指导谷城县南河镇、枣阳市吴店镇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保康县尧治河村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做大做强谷城大薤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宣传推介“宜城市张自忠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乡村民宿建设为抓手,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三是强化宣传营销。要抢抓高铁时代机遇,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强化客源地营销,面向全国叫响“襄阳好风日”品牌;全力办好襄阳马拉松、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赛事节庆活动,扩大襄阳对外影响力。大力实施“引客入襄”工程,落实《襄阳市旅游地接奖励实施细则》等扶持政策,激活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市场主体营销意识,为襄阳旅游添人气、增活力。

(五)坚持保用结合,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襄阳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襄阳历史文脉。要加快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阳城墙仲宣楼段、西城门至狮子楼二期修缮工程,完成抚州会馆修缮、屏襄门养护、米公祠地面塌陷抢险加固、襄阳谯楼安防消防等工程。积极推进枣阳顺城湾古城墙展示工程、白竹园寺、前湾古民居维修工程,谷城承恩寺雷防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尖角墓群安防工程及鄂北手纺所旧址维修工程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同时,要加强“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围绕做好《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前期准备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以在唐城景区设立“非遗”展示馆为契机,常态化开展“非遗”节目进景区,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一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及其他室内外场馆为依托,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队参加湖北省第二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全省第二届冰雪大会、中国大别山山地自行车超级联赛等大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支持社会体育组织发展,通过公开购买的方式,开展网球、游泳、桥牌等全民健身市级联赛及全民健身日、美丽乡村行、体育进社区等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二是要推动竞技体育竞进提质。聚焦“传统项目振兴、新型项目崛起、优势项目跨越”目标,抓好新周期项目布局、运动员资格注册工作。出台《关于支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义务开展业训的意见》《传统项目学校奖补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管理的意见》《市级高水平单项培训基地创建管理意见》《市级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中心创建管理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完善以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襄阳市体校为龙头,单项高水平基地为骨干,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为依托,社会体育组织为补充的“四位一体”训练体系,构建开放多元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新格局。要坚持以赛代训,组队参加省级锦标赛、年度竞赛40项,争取承办湖北省青少年儿童体操冠军赛等4项省级赛事,办好12项青少年体育项目市级联赛、冬夏令营集训活动、青少年足球“四进校园”、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同时,创新项目教练团队制度,加强后备人才培训和输送,为2022年省运会培养争金夺银的种子选手。

(七)围绕提升治理能力,切实抓好市场管理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文旅市场法治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动文旅市场繁荣发展。一是加强市场监管,提升综合执法水平。坚持行业自律与部门监管并举,加强市场主体的诚信和守法教育,发挥市场主体的自律作用,引导从业人员依法规范经营;完善投诉举报快速反应机制,严格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查实必处”;聚焦提升文化旅游市场治理能力,坚持“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与专项治理行动双管齐下,严厉打击无证经营、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销售非法出版物、辖区非法“卫星锅”和网络电视棒、旅游低质低价竞争、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违法行为;实施文化旅游市场红黑榜制度,积极探索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大力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工作,优化旅游市场环境;用好市级广电监管平台,加强对全市广播电视节目、广告及移动、电信、联通IPTV监听监看。 二是要切实抓好行业安全生产。要树牢“安全大于天”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文旅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单位)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举办文化旅游安全培训,督促企业做好常态化的应急演练,完善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强化文化娱乐市场、文物保护单位、高危体育项目、漂流企业、A级景区、星级饭店的安全设施配备,提升企业安全事故现场处置的能力和水平;明确各地各部门安全播出主体责任,督促各级播出传输机构落实安全播出演练、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等工作,确保广播电视阵地可管可控、播出安全。

(八)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打好创文冲刺战

一是抓巡察整改,对标补齐短板。围绕市委创文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清单,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最严谨的作风、最严肃的态度逐条逐项抓好整改,努力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检验创文专项巡察的效果。二是抓软硬件建设,优化服务供给。加快推动公共文旅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免费开放水平;深化行业作风建设、诚信建设,在星级宾馆饭店、景区景点大力提倡“敬业、诚信、公道、奉献”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优质服务承诺制度,开展文明旅游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抓督办检查,推动点位达标。围绕构建“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创建格局,组建督导专班,对局属单位及行业常态化开展创文督导;把创文检查纳入到日常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各类专项检查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四是抓档案提升,确保质量过关。对照创建标准,吃透测评要求,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严格把关,确保所有档案材料精细、周密、规范,顺利通过报审。五是抓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将创文宣传融入到“欢乐襄阳”公益性广场演出活动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同时,加大创文公益广告更新力度,高频次开展创文入户宣传,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有利条件。


http://img.bangyiba.com/pictures/20241222/xiangyang/erweima/9818813.pn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如不能显示请刷新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