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1-01-05 加入收藏
[根据市委依法治市办《关于印发的通知》(襄法办发〔2020〕18号)精神,现将我局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高位推动,切实扛起法治建设主体责任, 为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郑玉清同志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 一是不断健全体制机制。2016年,我局成立了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今年3月,结合机构改革和局领导班子分工情况,我局对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调整,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政策法规科,专人专职专责负责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近年来,领导小组以文化场馆建设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十四五”规划编制等作为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多次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各直属单位、相关科室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组织新任职干部开展向宪法宣誓活动,在全系统形成了重视法治、依法决策的办事、用人导向。, 二是持续强化学法用法。积极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用法制度,每年年初制定《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依法治国委三次会议精神,应勇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省的相关要求和省委依法治省委三次会议精神等内容。2020年,局党组中心组共组织集体学法5次,举办法治专题讲座2次。坚持无纸化学法常态化、全覆盖, 2016—2019年“湖北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及考试平台”局系统261名在职干部职工100%参学参考,考试优秀率超过95%。, 三是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列入局机关各科室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挂图作战,实行销号管理。 2018—2020年,我局共办理人大建议49件、政协提案106件,办理满意度达到95%以上;2019年荣获“十佳政协提案办理单位”称号。2016年以来,我局聘请法律顾问审查合同、协议和其他法律文书400余份,应诉行政案件8起、应诉民事案件10起、仲裁2起,依法办理襄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1次,充分尊重并执行了有关生效裁判和检察建议。同时,我局将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决策、行政处罚案件等政务信息全面公开,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 四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先后制定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局法律顾问制度等决策制度,从2015年起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对机关所有合同、规章等有关法律事务文书进行法律审查或开展法律分析论证,对重大决策事项组织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并提交局党组会或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全程由局“三重一大”监督员参与,法律建议采信率达100%,有效规避了风险,提高了依法决策水平。2017年以来,制定的6份行政规范性文件均公开征求了社会公众意见,进行了制度廉洁性评估、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经过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讨论修改,确保了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二、坚持依法行政,切实提高法治建设整体水平,     为全面贯彻落实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工作要求,我局立足自身职能职责,以优化政务服务为抓手,以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湖北政务服务网和局机关网站公示权责清单,全面梳理我局政务服务事项136项。其中,行政许可75项,行政确认10项,行政奖励2项,行政给付1项,其他行政权力4项,公共服务14项;另有行政检查事项75项,行政处罚事项70项,行政强制事项4项。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通办”,委托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综合受理窗口”办理;如期完成所有业务办理项在统一受理平台上五种状态的联调测试工作任务,确保我局所有业务办理项都能在“一张网”上正常办理。, 二是稳步推进执法改革。严格落实中央、省关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整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2019年3月,我局根据《襄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襄机编〔2019〕4号)精神,整合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市旅游执法支队相关执法职责,组建了市文化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为我局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为41名。目前,经过招聘、选聘工作,支队实有人员已达31名,领导班子1正3副已全部到位,执法力量进一步增强。  , 三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民法典涉及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对我局2016年至今制定的7份规范性文件逐件进行了审查清理,未发现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民法典精神相抵触和不一致的情况。进一步修订并严格落实我局制定的《市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三项制度,在此基础上,市文化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也于2020年4月印发了《襄阳市文化旅游执法工作管理制度汇编》,对党建、管理、财务、执法4类39项制度进行了集中统一规范,为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2018年至今,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69起,受理举报投诉209起。2020年,共召开案审会3次,审理重大案件9件。案件举报投诉满意率达到95%以上,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决定落实率达100%。, 四是依法抓好疫情防控。积极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活动,加强对公共文化场馆、公共娱乐场所、大型节庆活动管理,印发《市文化和旅游局应对疫情处置工作的通知》《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中心城区公共文体场馆暂停开放的通告》《关于襄阳市体育社会组织暂停举办体育活动的通知》等文件,依法依规部署和开展全市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三、坚持创新服务,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旅游行业造成不利影响的形势下,我局牢牢把握“六稳”“六保”民生主线,坚持以信用监管为基础,重点监管为补充,不断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利益,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对省政府2019年一、二、三季度专项督察中反馈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按照市工改办统一安排,将我局“建设工程文物保护与考古许可”事项从“湖北省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迁移到“湖北政务服务网”办理,实现“一网通办”。2018年至今网上办结167件,审批服务流程不断优化,效率明显提升。2020年9月,我局按要求对《襄阳自贸片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中央层面设定的涉及我局职能的1项实行告知承诺、43项优化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逐一研究确认,审批层级、主体进一步明确。, 二是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推动健全联动执法机制,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2020年,我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开展网吧、娱乐场所、图书市场等领域联合执法检查8次,联合执法机制更加顺畅、有效。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明确《市文化和旅游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共91项,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区网吧分级精准监管的通知》《襄阳市文化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城区文化旅游市场分级精准管理制度》,按照城区文化旅游市场主体近一年处罚情况、日常管理规范情况、被举报投诉等情况实行信用定级,分级分类管理,对最优等级经营主体每年检查不超过一次,严格做到了“规范经营、无事不扰”。, 三是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了《襄阳市文化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关于助力城区文旅市场复工复产的通知》《襄阳市城区文化市场旅游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采取对16种文化旅游市场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首次被发现免于处罚,对一般违法实行责令整改前置等措施,实行审慎监管包容执法。对电竞酒店、私人影院等新兴业态,给予办证容缺期,积极主动与消防、行政审批部门沟通协调办证事宜,真正做到用“监管累一点”换取“市场主体活一点”。目前,已督促指导33家电竞酒店办理许可证后“合法”经营,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 四是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2020年6月下旬,印发了《关于湖北省“互联网+监管”工作平台数据录入工作的通知》,将工作平台帐号和监管事项进行了明确分配,召开了局系统“湖北省‘互联网+监管’工作平台数据录入工作培训会”。截至目前,我局共录入“互联网+监管”行为数据信息1100条,信息数量位列市直单位第2名。,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具体指导下,强弱项、补短板,全面抓、抓全面,不断加强市直文旅系统的法治建设工作,以法治力量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根据市委依法治市办《关于印发<襄阳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法治政府建设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督察工作方案>的通知》(襄法办发〔2020〕18号)精神,现将我局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高位推动,切实扛起法治建设主体责任

为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郑玉清同志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

一是不断健全体制机制。2016年,我局成立了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今年3月,结合机构改革和局领导班子分工情况,我局对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调整,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政策法规科,专人专职专责负责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近年来,领导小组以文化场馆建设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十四五”规划编制等作为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多次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各直属单位、相关科室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组织新任职干部开展向宪法宣誓活动,在全系统形成了重视法治、依法决策的办事、用人导向。

二是持续强化学法用法。积极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用法制度,每年年初制定《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依法治国委三次会议精神,应勇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省的相关要求和省委依法治省委三次会议精神等内容。2020年,局党组中心组共组织集体学法5次,举办法治专题讲座2次。坚持无纸化学法常态化、全覆盖, 2016—2019年“湖北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及考试平台”局系统261名在职干部职工100%参学参考,考试优秀率超过95%。

三是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列入局机关各科室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挂图作战,实行销号管理。 2018—2020年,我局共办理人大建议49件、政协提案106件,办理满意度达到95%以上;2019年荣获“十佳政协提案办理单位”称号。2016年以来,我局聘请法律顾问审查合同、协议和其他法律文书400余份,应诉行政案件8起、应诉民事案件10起、仲裁2起,依法办理襄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1次,充分尊重并执行了有关生效裁判和检察建议。同时,我局将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决策、行政处罚案件等政务信息全面公开,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

四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先后制定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局法律顾问制度等决策制度,从2015年起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对机关所有合同、规章等有关法律事务文书进行法律审查或开展法律分析论证,对重大决策事项组织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并提交局党组会或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全程由局“三重一大”监督员参与,法律建议采信率达100%,有效规避了风险,提高了依法决策水平。2017年以来,制定的6份行政规范性文件均公开征求了社会公众意见,进行了制度廉洁性评估、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经过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讨论修改,确保了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二、坚持依法行政,切实提高法治建设整体水平

    为全面贯彻落实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工作要求,我局立足自身职能职责,以优化政务服务为抓手,以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湖北政务服务网和局机关网站公示权责清单,全面梳理我局政务服务事项136项。其中,行政许可75项,行政确认10项,行政奖励2项,行政给付1项,其他行政权力4项,公共服务14项;另有行政检查事项75项,行政处罚事项70项,行政强制事项4项。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通办”,委托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综合受理窗口”办理;如期完成所有业务办理项在统一受理平台上五种状态的联调测试工作任务,确保我局所有业务办理项都能在“一张网”上正常办理。

二是稳步推进执法改革。严格落实中央、省关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整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2019年3月,我局根据《襄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襄阳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的通知》(襄机编〔2019〕4号)精神,整合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市旅游执法支队相关执法职责,组建了市文化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为我局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为41名。目前,经过招聘、选聘工作,支队实有人员已达31名,领导班子1正3副已全部到位,执法力量进一步增强。  

三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民法典涉及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对我局2016年至今制定的7份规范性文件逐件进行了审查清理,未发现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民法典精神相抵触和不一致的情况。进一步修订并严格落实我局制定的《市文化市场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三项制度,在此基础上,市文化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也于2020年4月印发了《襄阳市文化旅游执法工作管理制度汇编》,对党建、管理、财务、执法4类39项制度进行了集中统一规范,为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2018年至今,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69起,受理举报投诉209起。2020年,共召开案审会3次,审理重大案件9件。案件举报投诉满意率达到95%以上,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决定落实率达100%。

四是依法抓好疫情防控。积极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活动,加强对公共文化场馆、公共娱乐场所、大型节庆活动管理,印发《市文化和旅游局应对疫情处置工作的通知》《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中心城区公共文体场馆暂停开放的通告》《关于襄阳市体育社会组织暂停举办体育活动的通知》等文件,依法依规部署和开展全市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三、坚持创新服务,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旅游行业造成不利影响的形势下,我局牢牢把握“六稳”“六保”民生主线,坚持以信用监管为基础,重点监管为补充,不断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利益,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对省政府2019年一、二、三季度专项督察中反馈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按照市工改办统一安排,将我局“建设工程文物保护与考古许可”事项从“湖北省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迁移到“湖北政务服务网”办理,实现“一网通办”。2018年至今网上办结167件,审批服务流程不断优化,效率明显提升。2020年9月,我局按要求对《襄阳自贸片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中央层面设定的涉及我局职能的1项实行告知承诺、43项优化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逐一研究确认,审批层级、主体进一步明确。

二是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推动健全联动执法机制,做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2020年,我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开展网吧、娱乐场所、图书市场等领域联合执法检查8次,联合执法机制更加顺畅、有效。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明确《市文化和旅游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共91项,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区网吧分级精准监管的通知》《襄阳市文化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城区文化旅游市场分级精准管理制度》,按照城区文化旅游市场主体近一年处罚情况、日常管理规范情况、被举报投诉等情况实行信用定级,分级分类管理,对最优等级经营主体每年检查不超过一次,严格做到了“规范经营、无事不扰”。

三是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了《襄阳市文化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关于助力城区文旅市场复工复产的通知》《襄阳市城区文化市场旅游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采取对16种文化旅游市场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首次被发现免于处罚,对一般违法实行责令整改前置等措施,实行审慎监管包容执法。对电竞酒店、私人影院等新兴业态,给予办证容缺期,积极主动与消防、行政审批部门沟通协调办证事宜,真正做到用“监管累一点”换取“市场主体活一点”。目前,已督促指导33家电竞酒店办理许可证后“合法”经营,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

四是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2020年6月下旬,印发了《关于湖北省“互联网+监管”工作平台数据录入工作的通知》,将工作平台帐号和监管事项进行了明确分配,召开了局系统“湖北省‘互联网+监管’工作平台数据录入工作培训会”。截至目前,我局共录入“互联网+监管”行为数据信息1100条,信息数量位列市直单位第2名。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具体指导下,强弱项、补短板,全面抓、抓全面,不断加强市直文旅系统的法治建设工作,以法治力量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http://img.bangyiba.com/pictures/20241222/xiangyang/erweima/9818824.pn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如不能显示请刷新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