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2021年度)
来源: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2021年度)-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2-12-05 加入收藏
[2021年,市人社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法治建设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打造“有力度的就业创业、有温度的社会保障、有高度的产业人才、有余度的劳动关系”“四度”人社战略目标,持续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力度,切实以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助推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积极履行部门职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局法治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全局上下干部职工的重要学习内容,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并贯穿人社工作的始终。印发了《关于在全局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在全局范围内掀起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列入各单位年度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好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业务大讲堂和干部夜校等活动时机,组织好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7月7日,邀请湖北文理学院袁岳霞教授为我局干部专题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落实《条例》有关精神,将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纳入本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并与人社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调查研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法定程序。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程序规定,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推进决策科学、民主、依法。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注重发挥局法律顾问的作用,在出庭应诉、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咨询方面能够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组建了市直人社系统律师团队,做到法律顾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考核。印发了《关于处理涉法涉诉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形成了一般案件的协调处理机制、疑难复杂事项的事前研判机制、重大疑难案件的会商处理机制,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律师团队和公职律师的作用。, (二)依法行政制度日臻完善。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涉及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年共清理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69件,废止规范性文件1件,失效规范性文件3件,予以修改规范性文件1件。清理结果均在局网站对外公布。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9月,在我市迎接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的准备工作中,我局出台的《襄阳市促进稳岗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被作为全市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标准示范文本。注重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通过“科室减、专班压、群众提、会议定”等方式,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事时限,编制《人社业务服务指南》、《人社业务操作规程》,明确了政务服务事项的审批时限、环节、申报材料等要素,使得业务流程更加规范、简便,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市本级业务364个事项减材料294个,减环节192个,减时限6879个工作日,即办件事项253个,位列全省第一。, (三)行政执法水平稳步提升。强化重点领域执法。全力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落实,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全覆盖检查”,随机抽取市内7家企业建设项目,对其中2家违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企业,给予了行政处罚。严格按照省、市工作安排部署,春节前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节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根治欠薪工作,宽容审慎执法。全年,全市立案查处各类劳动维权案件4024件,行政处理20起,行政处罚26起,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30起。同时,为1.3万余名农民工追讨欠薪1.5亿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按照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 “三项制度”要求,在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处理处罚、文书送达、强制执行、案卷归档等各个办案环节实行文字、音像全记录。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三个执法大队共配备执法记录仪18台,办公场所视频音频监控全覆盖,实现了办案过程音像、文字全记录。全年行政处理决定20起和行政处罚决定26起均进行了法制审核。行政处罚结果均在规定的期限内在局网站上予以公布。在今年全省人社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会议上做典型交流发言,抽查的两件行政执法案卷均被评为全省人社系统优秀执法案卷。坚持实行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严格按照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的规定,对情节轻微且及时纠正的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的,以教育为主,酌情不予行政处罚。有主动减轻或者消除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积极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查处违法行为以及其他依法可以从轻、减轻情形的,给予从轻、减轻处罚。今年,对4家相关企业实行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容错。, (四)政务服务增添改革新动能。“三权重构”改革全国领先。坚持刀刃向内,着眼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从体制机制入手,大力实施政务服务管理权、经办权、监督权“三权重构”改革。通过对业务窗口人员、设备、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整合和“赋权、削权、控权”的方式,将涉及19个单位(科室)的人社业务整合为一个整体,308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经办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窗通办”,切实把过去群众一件事“多门办”,变成群众多件事“一窗办”,服务效能做了“乘法”,群众麻烦做了“除法”,全力打造了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改革经验做法被人社部和湖北省人社厅高度肯定,在7月份全国·昆明培训会上作了专题报告,并被作为行风建设、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多次被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专题报道。11月份,荣获湖北省改革领域最高荣誉第三届湖北改革奖(单位奖),成为全省人社系统中唯一获奖的地(市、州)人社部门。“无申享”改革全省推广。全省首创企业稳岗返还“无申享”改革,共为5871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9亿元,稳定岗位24.75万个,有力帮助襄阳企业渡过难关,实现了“企业免申报、服务不见面、政策自动享”。目前,已经在“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领、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社保卡申领”等10个领域全面推行了“无申享”服务,成为全省“无申享”事项最多的单位。政务服务“零拒绝”制度全省首推。在市人社服务大厅开设“零拒绝”服务窗口,通过受理“零拒绝”、研判“全方位”、回复“无遗漏”、追责“零容忍”等程序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复、事事有交代”,得到了广泛地好评,全年12345热线综合满意率96.01%,月考核连续12个月排名市直第一,湖北政务服务网办事群众“好评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五)法治宣传普法活动呈现新气象。“七五”普法完美收官,主要负责人荣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个人。积极谋划“八五”普法开局之年相关工作:“人社服务员计划”有新举措。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实施人社服务员计划 助力企业促发展”活动,精准服务企业,落实惠企政策;紧紧围绕“四度”人社战略目标,解决企业面临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产业人才、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困难,并组建了由36名人社干部组成的人社服务员先锋队,对热点政策、重要企业进行优先、重点宣传,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称赞。在全年服务企业1228家(其中走访对接企业568家,面对面访谈企业231家,问卷调查企业429家)中,先锋队成员服务企业数量占将近40%,在帮助企业解决988个问题中,先锋队成员解决问题502个,超过50%。“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有新成效。能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通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345热线等活动广泛进行普法宣传。继续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比较典型的有:3月11日在市民政务服务中心举办了首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推进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政策解读会,对来自高新区的25家规模以上企业作了重点宣讲。3月初,抓住《你好,李焕英》在全国热播之际,及时“蹭热度”,在“网红打卡地”—湖北卫东厂对企业职工宣传人社相关政策。同时,注重把惠民政策进村居活动和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对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展开相关政策培训,积极向村民宣传人社惠民政策。普法进机关活动有新形式。组织每周夜校培训和每月业务大讲堂。常年举办各种培训班和系统讲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行政处罚法》等人社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业务政策规定为培训内容。“夜校培训”活动通过原文学、案例学、研讨学、专题学、交流学、讲评学等多种方式,鼓励机关干部在办公写作、公共基础知识学习上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业务大讲堂”由分管领导带头讲座,围绕人社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报告和现场答疑的形式开展。全年共举办业务大讲堂6次,夜校培训60余次,极大地提升了我局干部的法治素养和政策水平。举办业务技能练兵比武。通过与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人社系统范围内组织练兵比武,各县(市、区)人社局和市直人社系统各单位参加角逐,共有24名选手“人社知识通”的荣誉,营造了学习人社政策法规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不足, 1.普法宣传的深度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局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相关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等普法宣传,但仍有部分群众对人社政策法规了解不够深入。, 2.干部学法主动性有待加强。极少数干部存在学法主动性、年底法治知识测试不够理想的问题。, 三、下步打算, 1.持续加大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工作力度。, 2.积极做好“八五”普法的布局、谋划工作。, 3.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人社服务员计划”活动。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大人社部门法规宣传普及力度。, 4.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5.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互联网+监管”和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建设,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和重点领域重点监管相结合。][]

2021年,市人社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法治建设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打造“有力度的就业创业、有温度的社会保障、有高度的产业人才、有余度的劳动关系”“四度”人社战略目标,持续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力度,切实以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助推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积极履行部门职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局法治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全局上下干部职工的重要学习内容,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并贯穿人社工作的始终。印发了《关于在全局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在全局范围内掀起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列入各单位年度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好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业务大讲堂和干部夜校等活动时机,组织好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7月7日,邀请湖北文理学院袁岳霞教授为我局干部专题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落实《条例》有关精神,将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纳入本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并与人社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调查研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法定程序。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程序规定,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推进决策科学、民主、依法。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注重发挥局法律顾问的作用,在出庭应诉、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咨询方面能够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组建了市直人社系统律师团队,做到法律顾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考核。印发了《关于处理涉法涉诉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形成了一般案件的协调处理机制、疑难复杂事项的事前研判机制、重大疑难案件的会商处理机制,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律师团队和公职律师的作用。

(二)依法行政制度日臻完善。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涉及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年共清理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69件,废止规范性文件1件,失效规范性文件3件,予以修改规范性文件1件。清理结果均在局网站对外公布。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9月,在我市迎接全省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的准备工作中,我局出台的《襄阳市促进稳岗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被作为全市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标准示范文本。注重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通过“科室减、专班压、群众提、会议定”等方式,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事时限,编制《人社业务服务指南》、《人社业务操作规程》,明确了政务服务事项的审批时限、环节、申报材料等要素,使得业务流程更加规范、简便,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市本级业务364个事项减材料294个,减环节192个,减时限6879个工作日,即办件事项253个,位列全省第一。

(三)行政执法水平稳步提升。强化重点领域执法。全力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落实,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全覆盖检查”,随机抽取市内7家企业建设项目,对其中2家违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企业,给予了行政处罚。严格按照省、市工作安排部署,春节前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节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根治欠薪工作,宽容审慎执法。全年,全市立案查处各类劳动维权案件4024件,行政处理20起,行政处罚26起,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30起。同时,为1.3万余名农民工追讨欠薪1.5亿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按照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 “三项制度”要求,在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处理处罚、文书送达、强制执行、案卷归档等各个办案环节实行文字、音像全记录。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三个执法大队共配备执法记录仪18台,办公场所视频音频监控全覆盖,实现了办案过程音像、文字全记录。全年行政处理决定20起和行政处罚决定26起均进行了法制审核。行政处罚结果均在规定的期限内在局网站上予以公布。在今年全省人社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会议上做典型交流发言,抽查的两件行政执法案卷均被评为全省人社系统优秀执法案卷。坚持实行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严格按照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的规定,对情节轻微且及时纠正的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的,以教育为主,酌情不予行政处罚。有主动减轻或者消除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积极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查处违法行为以及其他依法可以从轻、减轻情形的,给予从轻、减轻处罚。今年,对4家相关企业实行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容错。

(四)政务服务增添改革新动能。“三权重构”改革全国领先。坚持刀刃向内,着眼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从体制机制入手,大力实施政务服务管理权、经办权、监督权“三权重构”改革。通过对业务窗口人员、设备、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整合和“赋权、削权、控权”的方式,将涉及19个单位(科室)的人社业务整合为一个整体,308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经办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窗通办”,切实把过去群众一件事“多门办”,变成群众多件事“一窗办”,服务效能做了“乘法”,群众麻烦做了“除法”,全力打造了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改革经验做法被人社部和湖北省人社厅高度肯定,在7月份全国·昆明培训会上作了专题报告,并被作为行风建设、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多次被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专题报道。11月份,荣获湖北省改革领域最高荣誉第三届湖北改革奖(单位奖),成为全省人社系统中唯一获奖的地(市、州)人社部门。“无申享”改革全省推广。全省首创企业稳岗返还“无申享”改革,共为5871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9亿元,稳定岗位24.75万个,有力帮助襄阳企业渡过难关,实现了“企业免申报、服务不见面、政策自动享”。目前,已经在“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领、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社保卡申领”等10个领域全面推行了“无申享”服务,成为全省“无申享”事项最多的单位。政务服务“零拒绝”制度全省首推。在市人社服务大厅开设“零拒绝”服务窗口,通过受理“零拒绝”、研判“全方位”、回复“无遗漏”、追责“零容忍”等程序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复、事事有交代”,得到了广泛地好评,全年12345热线综合满意率96.01%,月考核连续12个月排名市直第一,湖北政务服务网办事群众“好评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五)法治宣传普法活动呈现新气象。“七五”普法完美收官,主要负责人荣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个人。积极谋划“八五”普法开局之年相关工作:“人社服务员计划”有新举措。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实施人社服务员计划 助力企业促发展”活动,精准服务企业,落实惠企政策;紧紧围绕“四度”人社战略目标,解决企业面临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产业人才、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困难,并组建了由36名人社干部组成的人社服务员先锋队,对热点政策、重要企业进行优先、重点宣传,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称赞。在全年服务企业1228家(其中走访对接企业568家,面对面访谈企业231家,问卷调查企业429家)中,先锋队成员服务企业数量占将近40%,在帮助企业解决988个问题中,先锋队成员解决问题502个,超过50%。“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有新成效。能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通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345热线等活动广泛进行普法宣传。继续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比较典型的有:3月11日在市民政务服务中心举办了首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推进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政策解读会,对来自高新区的25家规模以上企业作了重点宣讲。3月初,抓住《你好,李焕英》在全国热播之际,及时“蹭热度”,在“网红打卡地”—湖北卫东厂对企业职工宣传人社相关政策。同时,注重把惠民政策进村居活动和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对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展开相关政策培训,积极向村民宣传人社惠民政策。普法进机关活动有新形式。组织每周夜校培训和每月业务大讲堂。常年举办各种培训班和系统讲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行政处罚法》等人社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业务政策规定为培训内容。“夜校培训”活动通过原文学、案例学、研讨学、专题学、交流学、讲评学等多种方式,鼓励机关干部在办公写作、公共基础知识学习上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业务大讲堂”由分管领导带头讲座,围绕人社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报告和现场答疑的形式开展。全年共举办业务大讲堂6次,夜校培训60余次,极大地提升了我局干部的法治素养和政策水平。举办业务技能练兵比武。通过与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人社系统范围内组织练兵比武,各县(市、区)人社局和市直人社系统各单位参加角逐,共有24名选手“人社知识通”的荣誉,营造了学习人社政策法规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不足

1.普法宣传的深度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局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相关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等普法宣传,但仍有部分群众对人社政策法规了解不够深入。

2.干部学法主动性有待加强。极少数干部存在学法主动性、年底法治知识测试不够理想的问题。

三、下步打算

1.持续加大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工作力度。

2.积极做好“八五”普法的布局、谋划工作。

3.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人社服务员计划”活动。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大人社部门法规宣传普及力度。

4.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5.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互联网+监管”和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建设,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和重点领域重点监管相结合。

http://img.bangyiba.com/pictures/20241222/xiangyang/erweima/9818855.png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如不能显示请刷新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