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法治建设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有力度的就业创业、有温度的社会保障、有高度的产业人才、有余度的劳动关系”“四度”人社战略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0年度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依法积极履行人社部门职能。一是积极推进“一张网”建设。我局于2020年8月12日关停网上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大厅,引导企业群众通过政务服务网申办人社业务。全年,通过智慧云平台经办来自政务服务网办件11723件,占全市同期总办件量67.4%,办件量在全市市直单位遥遥领先,实现清单内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认真执行《业务经办六项制度》,对线上线下办件做到日清日结。二是实现了办事“只进一扇门”。自2019年12月31日起在市民服务中心5楼开设人社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内206个事项除8个事项因安全原因未进驻外,其余事项全部进驻,清单外38个事项进驻。同步关停原市就业局大厅、养老局大厅、高新社保办事处大厅等7个大厅,解决了企业群众办理人社业务多头跑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极大改善了企业群众办事体验,获得社会广泛好评。三是积极推进人社业务“一窗通办”。2020年,相继出台《市人社局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改革实施方案》(襄人社发〔2020〕108号),《市人社局关于印发市人社局人社服务大厅“一窗通办”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襄人社发〔2020〕149号)等文件,在人社服务大厅推行“一窗通办”改革,持续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已有187个事项纳入“一窗通办”范畴,整体事项将于2021年3月底完成。
(二)依法行政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管理。一直以来,我局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2016年5月,印发了《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办法》(襄人社办〔2016〕48号)。2020年,对规范性文件与证明事项中与优化营商环境“税费减免、项目申报、职称评定、人力资源政策、涉企保证金、有碍市场主体办理注销手续、降低注销成本”等内容进行清理。对规范性文件中与民法典的精神、原则和规定不一致的内容进行重点审查。共清理规范性文件73件,证明事项12件,清理结果全部网上公示。同时,我局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如:今年我局制定的《襄阳市工程建设领域推行第三方担保代替农民工工资担保金缴存暂行办法》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进行制定。二是积极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通过补短板、优流程,围绕服务升级抓“放管服”改革。把人社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作为“牛鼻子”工程,抓纲带目、持续优化。在“四减一提”(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提升满意度)、“四个一”(一城通办、一岗通办、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和“人社业务快办服务”专项行动基础上,大力实施业务流程和行政流程再造计划,全面规范办事程序。通过“科室减、专班压、群众提、会议定”的方式,291个服务事项减材料176个,减环节71个,减时限3038个工作日,即办件数量达到161个,占事项总数的55.33%,行政权力运行更加高效。
(三)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今年初,我局将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纳入本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严格落实《条例》有关精神。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调查研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法定程序。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程序规定,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推进决策科学、民主、依法。二是注重公众参与决策。我局一直以来注重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能够做到积极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监督,今年我局收到的31件建议提案全部按要求办理完毕,实现了开门办案率、回复面送率、代表委员满意率三个100%。三是组建律师团队,支持专家论证。我局历来注重发挥局法律顾问的作用,在出庭应诉、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方面能够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2020年,我局组建了由3名公职律师和2名聘用律师组成的律师团队,大大增强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的力量。我局工伤科和专技科均备有专家库,建立了专家咨询论证制度,能够做到支持专家公开独立开展工作,专家意见做到了公开、透明。同时,对重大行政决策能够开展风险性评估。
(四)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升
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2020年全年行政处理案件25起,行政处罚案件20起,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27起,案件到期结案率100%,行政复议维持率、行政诉讼胜诉率和信访回复率均保持100%。4批次向社会公布重大违法行为32起。在全市率先启用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第一时间认领录入抽查事项,录入执法人员23名、监管对象187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被人社部评为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先进单位。执法信息均在局网站予以公示,并推送至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二是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做到调查检查执法人员不少于2人,按规定使用文明执法用语并着装佩戴标志出示执法证件,认真听取执法对象陈述申辩意见,依法告知执法对象相关权利和救济途径。在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处理处罚、文书送达、强制执行、案卷归档等各个办案环节实行文字、音像全记录。市劳动保障监察局三个执法大队共配备执法记录仪18台,办公场所视频音频监控全覆盖,实现了办案过程音像全记录。三是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按照我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规定,对全部行政处理处罚和移送公安机关的执法决定进行两级法制审核,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进行专项审核,并由局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提出意见。
2、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全面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在大力宣传《条例》的同时,扎实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持续深入开展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严格按照省、市工作安排部署,春季节前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节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根治欠薪工作,宽容审慎执法,全年全市通过多渠道共处理各类劳动维权线索5102起,行政处理25起,行政处罚20起,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27起,协调化解矛盾纠纷2618起。为8259名农民工追讨工资9929万元。目前,全市已有1060个项目纳入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平台管理,累计代发工资7.51万人次,代发金额11.51亿元。全市已有80个工程建设项目采取银行保函、商业保险等方式替代缴存工资保证金6711.63万元,全市根治欠薪工作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8月,代表全省接受国家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组的实地核查,为全省取得全国第四名的成绩贡献了襄阳力量。
3、做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4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颁布后,我局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以“工资支付法治化根治欠薪痼疾”为题,对我局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专题法治培训,对《条例》进行解读。此外,通过举办法治讲座、“无纸化学法用法”、“学习强国APP”、民法典专题学习考试、人社法治知识网络竞赛、人社业务练兵比武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使其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五)积极有效化解行政争议。能够严格落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办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提升行政争议案件处理质量。全年,共发生行政诉讼案件45件,行政复议案件13件,均得到合理有效解决,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16人次,居全市前列。在办理行政诉讼案件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集中旁听庭审活动。
(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是深入开展“人社服务员计划”。在年初疫情期间,我局在劳动关系、社保、就业等方面对社会大众进行了广泛宣传,并编印了复工复产宣传手册,助力企业恢复生产。6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实施人社服务员计划 助力企业促发展”活动,加大在援企、稳岗、扩大就业、支持复工复产等社会关注,采取“一对一”模式,为400家企业选派服务员,对200家企业面对面访谈,对400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最终服务全市企业1000家以上。全年,市、县人社系统共服务企业1340家(其中走访企业743家,面对面访谈企业184家,问卷调查企业413家),收集企业需求1269个,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193个。通过上门宣传惠企政策、听取民营企业意见等方式,切实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二是大力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今年来,继续大力开展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共开展政策宣讲进贫困户活动1242场,覆盖贫困村346个,覆盖率100%。政策宣讲进校园活动76场,政策宣讲进企业活动848场,政策宣讲进工地活动801场,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780场。相关经验做法受到省人社厅的通报。三是“12345”热线办理质效持续提升。在全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市直单位月考核中,7次取得全市第一的成绩。四是广泛开展党员干部法治教育活动。通过运用“学习强国”APP、无纸化学法用法平台、人社法治知识网络竞赛、国家安全日、宪法宣传周、人社业务练兵比武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在民法典颁布之后,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活动,通过民法典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等大力进行普法宣传。在8月份举行的全国人社法治知识网络竞赛中,我局取得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获得省人社厅颁发的“优秀组织奖”。高标准迎接了“七五”普法期末检查验收工作,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全年,全局556名“无纸化学法用法”学员全部完成2400积分,及格率100%,平均分98.2分。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学习。局主要领导严格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党组中心组常态化学法,每季度集体学法不少于一次,全年局党组集中学法超过7次。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研究。局主要领导能够将依法治国贯穿到全局工作的全过程中,作为工作开展的第一推动力。疫情期间,局主要领导紧紧围绕“稳定劳动关系、防疫人员表彰奖励、‘12345’热线办理”等重点任务,研究部署依法防控工作。6月,局主要领导带头审议《2020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和《市人社局组建律师团队 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实施方案》。7月,局主要领导带头研究人社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工作,全面规范、精减业务办理程序。8月,局主要领导带头审议市人社局规范性文件清理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第三方担保制度,全力优化营商环境。12月份,局领导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关于2020年度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的决定》。
(三)落实识人用人责任。局领导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局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考察使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参考依据,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近年来优先提拔了4名有法学背景和法治能力强的干部。
三、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1、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外宣传力度需继续加大,宣传的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2、执法人员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执法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2021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全局上下干部职工的重要学习内容,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2、大力开展各种普法活动,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结合“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人社服务员计划”等实现“法律六进”。
3、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继续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
4、加强行政执法,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和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建设,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和重点领域重点监管相结合。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如不能显示请刷新
侦策百科收集整理,相关权利归属源作者
如二维码无法正常访问,请联系客服免费提供原文链接。